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就诊科室:
简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临床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主要为乏力、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等。
好发人群
没有接种相应疫苗的人群皆可能感染。
并发疾病
糖尿病、胰腺炎、胆囊炎。
常用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血生化检查、病毒RNA或DNA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瞬时弹性成像。
就诊科室
感染科以及传染病科。
治疗周期
具体周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例如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为四到八周;乙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为一年左右,部分患者需要终生治疗,也有一些患者不需要进行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为三个月左右;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为四到八周左右。
是否医保
部分医保。
常用药物
一般以抗病毒药物为主,部分类型疾病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保肝药以及抗肝纤维化药物。
主要病因
感染了肝炎病毒。
传播途径
不同的病毒性肝炎的类型不同,其传染途径也不尽相同。其中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一般经消化道传播,例如粪便的污水以及食物等,经口部进入患者体内,导致发病。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一般以血液、性接触、母婴等传播途径为主。
典型症状
一、急性肝炎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不同,一般经过潜伏期后发病即为急性期,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乏力。
2、食欲缺乏、厌油。
3、恶心、呕吐。
4、腹胀、腹痛。
5、黄疸:主要症状为尿液颜色会逐渐加深,粪便颜色变浅,并且白眼球(巩膜)、皮肤发黄。
6、部分患者会伴有发热、畏寒、右上腹不适、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咳嗽、鼻塞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
以上大部分的症状患者会同时出现,例如乏力、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而黄疸一般为之后逐渐出现。
以上症状会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消失。
二、慢性肝炎
若是患者出现慢性肝炎,会导致出现以下症状:
1、乏力。
2、食欲减退。
3、腹胀。
4、恶心、呕吐。
5、皮肤黝黑。
6、皮肤、白眼球发黄,尿液颜色加深。
7、易发生出血,如刷牙时口腔出血。
8、蜘蛛痣:皮肤上外形像蜘蛛的血管痣,按压其中心,周围辐射状血管网立即消失,去除压力后又出现。
9、肝掌:手掌下部的大鱼际、小鱼际皮肤发红,按压后褪色的现象。
三、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发病初期与急性期类似,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常出现以下症状:
1、深度黄疸。
2、严重胃肠道反应,频繁呕吐。
3、极度乏力,可伴有持续高热、行为异常、嗜睡、甚至昏迷。
4、出血倾向明显,容易发生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点等。
伴随症状
医生询问病情
医生主要问以下问题:
1、患病前去过什么地方?
2、患病前吃了什么?
3、接触过病毒性肝炎患者吗?
4、有没有做过相关检查以及治疗?
5、药物过敏吗?
6、打过疫苗吗?
诊断标准
病史:
是否与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有密切接触。
是否接触或吃过来源不明的食物、液体等。
是否接受过输血、血制品以及器官移植等。
是否进行过文身以及修脚等。
是否曾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
症状:
患者是否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厌油、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患者是否出现尿液、皮肤、巩膜等发黄,并且颜色可逐渐加深的症状。
体征:
大部分患者会有肝大的症状,并且触摸时会出现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脾大。并且患者在恢复期内肝、脾可逐渐回缩至正常。
治疗方针
病毒性肝炎一般选择药物治疗,但根据不同类型其选择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案会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一般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会同时进行一般治疗,以此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若是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肝衰竭等严重情况,则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者肝脏移植等。
若是患者出现并发症,则需要进行并发症治疗。
药物治疗
甲型肝炎:
用药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药物一般选择保肝退黄类药,例如甘草酸类制剂、水飞蓟素。
乙型肝炎:
成人急性乙肝如病情轻大部分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选择充分休息以及补充营养等方法来改善症状。药物选择一般如下:
抗病毒药:一般为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干扰素α等干扰素,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及丙酚替诺福韦等核苷(酸)类似物。
免疫调节剂:一般为胸腺五肽、胸腺素等。
保肝药物:一般选择甘草酸类制剂、水飞蓟素、双环醇、谷胱甘肽、S-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
抗肝纤维化药:一般选择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等中成药。
丙型肝炎:
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用药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索磷布韦、达拉他韦、雷迪帕韦、阿舒瑞韦等。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一般选择α-干扰素,以此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控制病情。也可以选择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α-2b。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一般与甲型肝炎治疗原则相同,用药选择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需要注意戊肝感染的孕妇有可能发展为重症肝炎,需要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用药提醒:
以上所有提及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患者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并且用药期间要密切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饮食调理
1、患者需要保持三餐规律、少食多餐,并且要严禁暴饮暴食,一般在八分饱即可,同时要注意维持适宜体重。
2、由于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饮食要注意避免油腻,不吃高盐、高脂食物,例如肥肉、油炸、烧烤腌制食物等。
3、多食用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
4、戒酒,防止酒精损伤肝脏。
5、根据医嘱以及自身情况补充维生素。
心态管理
慢性肝炎治疗周期长,需要患者有客观以及清醒的认识,同时要保持乐观心态并坚持治疗。
日常护理
生活中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药物,并且因为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而药物代谢一般需要经过肝脏,所以切勿自行服用其他药物,或者改变用药剂量。同时患者要注意自我隔离,生活用品不混用,防止传染给家人。
预防措施
若是要进行耳钉、文身、注射等会损伤皮肤、黏膜的项目,要选择正规场所,并且进行规范的消毒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若是身上有伤口,则要包扎好,并且要谨防沾染到别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
注意不和他人共用指甲刀、水杯、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
与健康情况不明的性伴侣接触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及时清理卫生情况不明的个人用品、血液、呕吐物等时,并且穿戴好防护措施,如手套、口罩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