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

菌血症

就诊科室: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简介

菌血症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一般来说,导尿管或者是体表的手术造口容易导致发生菌血症。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发生急性的多个器官的转移性感染,并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一旦怀疑,应立即采血检验,确诊后应立即针对感染菌治疗。

临床症状

高热、低温、虚弱、劳累、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肝脾大、黄疸等。

好发人群

新生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肿瘤患者。

并发疾病

脓毒血症、继发性脓胸、化脓性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急性心内膜炎等。

常用检查

血培养、骨髓培养、血常规等。

就诊科室

感染科、发热门诊。

治疗周期

2周左右。

是否医保

部分医保。

常用药物

敏感抗生素。

主要病因

一、葡萄球菌感染

1、皮肤破溃、伤口污染会导致细菌从伤口进入。

2、侵入性静脉内装置或新安装的起搏器。

3、骨关节病或手术及假肢。

4、泌尿生殖器官疾病或手术。

5、生物充填剂或心脏瓣膜受损等。

二、链球菌感染

1、脾切除术后。

2、糖尿病

3、酗酒。

4、慢性阻塞性肺病。

5、肝硬化。

6、慢性肾病。

7、慢性心功能衰竭。

8、镰状细胞病等。

9、产褥感染。

三、肠球菌感染

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病原菌。

四、肠杆菌科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菌菌血症大概占菌血症的四分之一,一般感染源为尿道感染,也会来自肠道或者是胰胆管疾病及侵入性诊疗。

肠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菌血症在ICU以及免疫抑制患者中比较常见。

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主要来自化脓性肺炎或肝脓肿等。

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菌血症一般来自泌尿生殖道疾病(包括尿路结石)、盆腔疾病及侵入性诊断和治疗后。

柠檬酸杆菌属也能引起菌血症。

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溶血/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均可导致菌血症。

五、厌氧菌感染

一般为厌氧性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等。

主要来源于医院获得性机会性感染(发生于医院的感染),多见于老年、术后、疲劳或免疫抑制患者。

六、其他细菌感染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多见于免疫低下患者及孕妇感染)、聚团肠杆菌等。

脑膜炎奈瑟菌感染一般见于4岁以下、10多岁两个年龄段的患者。

炭疽杆菌、红斑丹毒丝菌等也可导致菌血症。

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血症。

八、真菌感染

传播途径

1、皮肤或黏膜破损

2、临床侵入性操作

典型症状

一、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起病较急,会出现高热或低温,并且会伴有虚弱及劳累。

患者头部会出现头痛、头晕、并可有意识障碍。

患者心肺会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患者会出现肝脾大。

患者皮肤会出现黄疸,即巩膜、皮肤、黏膜发生黄染。

二、局部症状

感染来源于皮肤:有皮肤红肿、脓性分泌物。

感染来源于胃肠道: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感染来源于尿路: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

感染来源于肺部:有咳嗽、咳痰、胸痛等。

伴随症状

脓毒血症:若是患者感染加重会转为脓毒血症,主要症状表现为发高热、深度虚弱、精神错乱、急速呼吸以及血压偏低,甚至会休克。

继发性脓胸:一般为病菌进入胸腔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

化脓性心包炎:一般是心包受感染后导致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多汗、疲劳、食欲减退及贫血、周身酸痛等。

腹膜炎:一般是腹膜受到感染后导致急性腹痛伴发热。

脑膜炎:脑膜被感染后导致发热、头痛、颈项活动困难。

急性心内膜炎:进展比较急骤,会在短期内发展为心力衰竭,主要出现高热、寒战,全身脓毒血症症状外,听诊可听到心脏杂音。

就医指征

若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疑似症状要立即告知医生。

若是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若是出现头晕、头疼、恶性、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若是患者已经确诊,一般到感染科就诊。

诊断标准

一、病史

是否有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治疗史。

是否近期有外伤史或者是皮肤黏膜破损、化脓等症状。

是否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二、临床表现

查体是否发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肝脾大,重者会有黄疸(巩膜、皮肤、黏膜发生黄染)

治疗方针

一、对症治疗

若是患者出现高热可选择使用解热镇痛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

若是患者出现呕吐需要先禁食一段时间,然后选择使用药物止吐,例如甲氧氯普胺等。

二、抗感染治疗

若是患者为细菌导致的菌血症,那么抗生素是其主要治疗措施。

医生一般会先根据经验性给予抗生素治疗,然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情况、患者器官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若是患者出现脓肿要进行手术来切开引流,若是出现坏死组织要手术切除。

部分病例(如内脏破裂、子宫肌层炎伴脓肿、肠或胆囊坏疽)必须手术治疗。

饮食调理

尽量避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摄入。

少吃甜食、细粮等高碳水或高糖饮食。

多食用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日常护理

保证个人卫生的清洁,室内定期消毒通风。

积极控制原发疾病,例如糖尿病等。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

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

预防措施

接受侵入性治疗时应注意细菌感染,例如针眼、刀口等器具的消毒。

若是患者出现化脓性的疾病要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