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
直肠炎
就诊科室:
简介
直肠炎是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急慢性炎症,可由于感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炎症性肠病或放疗等导致。其症状主要为直肠部位的不适感、出血、便秘、腹泻和 里急后重 。通常需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及 活检 ,可通过结肠镜进行诊断。
临床症状
腹泻、血便、腹痛、肛门坠胀、便意频繁、排便不尽、肛门直肠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好发人群
青壮年人群,其中以女性居多。
并发疾病
溃疡、瘘管、肛窦炎、贫血等。
常用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大便常规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大便培养、药敏试验、X线钡剂灌肠检查、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治疗周期
急性结肠炎为一个月左右,慢性结肠炎一般为六到十二个月。
是否医保
部分医保。
常用药物
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益生菌等。
主要病因
一、炎症性肠病
大概三分之一的炎性肠胃病患者患有直肠炎症,例如溃疡性结肠炎。
二、感染
部分性传播疾病有可能引起直肠炎。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有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苍白密螺旋体以及单纯疱疹病毒。
部分食源性感染也可能会引起起直肠炎,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以及弯曲杆菌。
三、放射性照射
放射性直肠炎一般属于后期放射反应症状。一般是在放射治疗子宫颈癌时伤及直肠导致,主要症状是在进行放射性治疗后的数周到数年内出现里急后重以及血性腹泻的症状。
四、抗生素相关性直肠炎症
一般是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艰难梭状杆菌在直肠中生长,引发直肠炎。
五、异物损伤
引发直肠炎其中较为常见的因素是直肠内异物损伤,例如未消化的骨片、木片以及其他锐利的异物等,都会直接损伤直肠黏膜而导致直肠炎。此外,若是患者发生严重便秘时的坚硬粪便块,也可以导致直肠炎。
六、饮食
长时间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食物也与直肠炎发病有关。其中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胆汁分泌增多,促进肠道细菌生长,导致直肠炎发病。
若是患者长期过量饮酒、长期辛辣饮食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直肠炎。
七、其他因素
若是患者长期处于压力过大或者患有自身变异性疾病等也会导致直肠炎。
传播途径
直肠炎不具有传染性。
典型症状
一、腹泻
主要表现为患者大便不成型,一般还会有排便次数增多。轻症患病一般每日3~4次,重症患者会达到10余次或更多。部分患者会因为腹泻而导致病变直肠出现排空障碍,从而引发便秘。
二、血便、黏液血便
黏液便一般是因为黏膜炎性分泌物增加导致,而脓血便一般是出现病变黏膜坏死组织导致,主要是由炎性分泌物和血液以及粪质混合形成。
三、腹痛
一般位置在左下腹以及下腹,主要呈现阵发性的痉挛性的绞痛,部分患者症状较轻,疼痛一般会涉及全腹。主要具有疼痛后出现便意,并且在排便后会缓解的特点。若是患者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以及炎症波及腹膜,会出现持续剧烈的疼痛。
四、里急后重
若是患者的结肠受累比较严重时,会导致里急后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便意频繁、排便不尽的感觉。
五、肛门直肠疼痛
若患者是因为淋病、单纯疱疹以及巨细胞病毒导致的直肠炎,通常会伴有比较强烈的肛门直肠疼痛。
其他症状
一、恶心、呕吐
一般为病变刺激以及神经反射等原因导致,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可能会伴有腹胀。
二、发热
一般是因为炎症活动或者是合并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其中大部分人为轻度或者是中度发热。重症患者可能会有高热、心率加快等中毒症状。
就医指征
若是发生肛门下坠感、便秘、便血、食欲缺乏等不适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
若长期进行腹盆腔放疗,导致出现血便、肛门刺痛、直肠部位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诊断标准
一、病史
患者是否有炎症性肠病、重金属中毒、肛周感染、性传播疾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
患者是否出现肛门下坠感、腹泻、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等症状。
体格检查:直肠指检,接触到的直肠黏膜弹性是否较差。
一般治疗
若是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以及病情较为严重时应该选择卧床休息,而缓解期选择适当休息,主要注意劳逸结合。
若是患者处于急性活动期一般选择流质或半流饮食,在病情好转后逐渐改为富营养、易消化的低脂、无渣饮食,需要注意患者要少食用含奶或乳糖的食物,并且调味不要过于辛辣。
若是患者为过敏性直肠炎,则要清除食物中的致敏原,例如改变乳类和其他食品的配方,以此降低或消除人体对牛奶蛋白的过敏性。
患者患病时要时刻注重饮食卫生,尽量避免肠道细菌感染,而且禁止饮酒。
患者在患病时需要时刻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主要选择使用用温水清洗肛门,洗后擦拭干净。并且在必要时可涂抹鞣酸软膏,防止出现并发症。
药物治疗
一、溃疡性直肠炎
溃疡性直肠炎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为缓解以及消除炎症。
1、氨基水杨酸制剂
常用的药物主要为美沙拉嗪,此类药物对肠壁炎症具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也能选择使用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巴柳氮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美沙拉嗪。
2、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药物主要为为泼尼松、氢化可的松以及地塞米松等。
3、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药物住主要为为硫唑嘌呤或巯嘌呤。
4、益生菌
主要作用为调节患者肠道菌群,使其趋于平衡,一般起辅助治疗作用。
二、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直肠炎
若是需要针对病原菌进行对应的抗感染治疗,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直肠炎可以考虑选择使用强力霉素等抗生素,若是患者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直肠炎可考虑选择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患者是因为性传播疾病导致的直肠炎还需要评估患者性伴侣的感染情况,并且在治疗结束前要禁止性生活。
三、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的用药目的主要是帮助患者控制炎症并且减少出血、软化粪便、缓解肠道阻塞以及调整肠道菌群。
1、控制炎症并减少出血
主要选择使用硫糖铝、美沙拉嗪、甲硝唑以及柳氮磺吡啶类药物。
2、软化粪便缓解肠道阻塞
若是环责有显著里急后重和疼痛,可以选择使用2%苯唑卡因棉籽油保留灌肠,或是使用温石蜡油保留灌肠以及温水坐浴。
3、调整肠道菌群
一般为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制剂,主要作用是在调节肠道菌群同时,对疾病的有很好的疗效以及预防作用。
4、中药治疗
中药一般用于缓解直肠炎导致的腹泻、肛门下坠感等症状。其中比较常用药物有附子理中丸、香连化滞丸等,可辨证选用。
5、重要提示
直肠炎的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致病原因选择,千万不要盲目的选择用药,要严格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饮食调理
主要选择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以及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米粥、面糊、面条等。
尽量避免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尽量避免食用糖、豆类等容易胀气的食物。
尽量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多纤维的蔬菜,同时忌食牛乳以及乳制品。
要严格注意食品卫生,忌烟酒、辛辣食品。
日常护理
为防止感染,直肠炎患者需要注意做好肛门和肛周的日常清洁。一般选择使用温水清洗肛门,在洗后要擦拭干净,尽量保持肛周皮肤干爽、清洁。必要时可以选择涂抹鞣酸软膏。
预防措施
一、溃疡性直肠炎
要保证充分休息、清淡营养饮食,多调整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多注意饮食卫生,并且保持进食清淡,多选择富含营养的饮食,尽量避免过食油腻及刺激食物。
若是患有肠道局部炎症者要尽量积极治疗,并坚持遵医嘱治疗。
若是免疫功能异常(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的人,要注意定期体检,若是出现不适及要就诊。
二、感染性直肠炎
要多注意注意饮食的清洁以及良好生活习惯,例如饭前洗手。
要尽量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同时正确使用安全套,尽量避免肛交以及多个性伴侣等。
三、放射性直肠炎
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尤其是盆腔放射治疗后,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若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以及黏液脓血便后,要及时就医。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例如辣椒、生姜以及油炸食品等。
定期体检,并且认真看待体检结果以及医生建议,若是出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若是如果已经出现了放射性直肠炎,要坚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四、过敏性直肠炎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参考文献: